藉著「藝文薈澳: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」,由香港置地及信德集團聯營之澳門壹號廣塲為澳門隆重呈獻「巴勃羅・畢加索:玻璃畫像」。由香港置地贊助,更是首次在澳門向公眾展出。與藝文薈澳之理念一致,為澳門的藝術與文化作出貢獻,進一步確立其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地位。展覽中的六件藝術品是畢加索於1954年至1957年間自行挑選的五十件珍貴獨特的作品之一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以玻璃彩畫 (gemmail) 的形式進行詮釋。
作為藝文薈澳主題「命運的統計學」的一部分,此展覽呈現了一種讓人聯想到教堂彩繪玻璃技術的作品美學,然而它們是由物理學家羅傑・馬萊伯・納瓦爾在1950年代中期在巴黎進行光繞射研究的工作室設計的背光燈箱。當時,這項技術是極具創新性。通過將多層精心組裝的玻璃片疊加在一起,其藝術作品獲得了畢加索在繪畫中追求的三維感,將他的畫作轉化為玻璃畫。這些背光燈箱的技術,重新演繹大師的卓越作品。畢加索對玻璃畫工匠巧妙組裝及精心細選玻璃的手藝感到驚嘆不已,他宣稱「一種新藝術的誕生!」
今年正是紀念畢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紀念。是次所展出的藝術品是從私人收藏中借來的。
香港置地公司支持藝術的悠久歷史始於1889年,其藝術委員會一直致力在香港本地及區域社區將藝術文化引進生活, 並透過啟迪社區和公眾教育,培養藝術鑑賞的品味。
藉著「藝文薈澳: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」,由香港置地及信德集團聯營之澳門壹號廣塲為澳門隆重呈獻「巴勃羅・畢加索:玻璃畫像」。由香港置地贊助,更是首次在澳門向公眾展出。與藝文薈澳之理念一致,為澳門的藝術與文化作出貢獻,進一步確立其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地位。展覽中的六件藝術品是畢加索於1954年至1957年間自行挑選的五十件珍貴獨特的作品之一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以玻璃彩畫 (gemmail) 的形式進行詮釋。
作為藝文薈澳主題「命運的統計學」的一部分,此展覽呈現了一種讓人聯想到教堂彩繪玻璃技術的作品美學,然而它們是由物理學家羅傑・馬萊伯・納瓦爾在1950年代中期在巴黎進行光繞射研究的工作室設計的背光燈箱。當時,這項技術是極具創新性。通過將多層精心組裝的玻璃片疊加在一起,其藝術作品獲得了畢加索在繪畫中追求的三維感,將他的畫作轉化為玻璃畫。這些背光燈箱的技術,重新演繹大師的卓越作品。畢加索對玻璃畫工匠巧妙組裝及精心細選玻璃的手藝感到驚嘆不已,他宣稱「一種新藝術的誕生!」
今年正是紀念畢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紀念。是次所展出的藝術品是從私人收藏中借來的。
香港置地公...